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
先進生物醫學儀器中心總監;
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
岑教授、工程師屢獲國際科學獎項,科研實力備受肯定。研究範圍包括乳液功能化、生物微流體、生物醫學工程和軟物質。
岑教授、工程師獲2022年度香港工程科技獎;2021年成為香港首位 Global Young Academy 會員;2020年獲得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港澳地區)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2017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並同時擔任多本科研刊物的編輯委員會成員,其公職包括創新科技與產業發展委員會委員。
|
香港大學
|
香港大學
|
微觀研究液體與液-液界面定向導引,並創建對策運用其特性產成革新物料結構,助研發新型生物醫學及剖析工具設計,目標為轉化技術至商業落地應用。
|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正教授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
王曉剛是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也是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商湯科技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人工智慧軟件公司。王教授是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專家。他在人工智慧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超過300篇,在Google Scholar上引用率超過93,000次,h-index 139。他的h-index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排名前30。王教授自2016年起擔任商湯科技研究院院長,領導商湯科技的研發工作。他建立了商湯科技的研發體系,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混合現實,人工智慧內容生成,智慧影像,通用智慧,決策職能,人工智慧晶片,人工智慧傳感器,和人工智慧軟硬體基礎設施。
|
香港中文大學及
商湯科技
|
香港中文大學
|
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
|
香港理工大學 軟材料及器件講座教授
鄭子劍,香港理工大學軟材料及器件講座教授。1999-2003年清華大學化工本科,2007年英國劍橋大學化學博士,2008-2009年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研究領域包括材料表界面科學,納米製造,新型柔性材料,柔性電子,能源轉換與存儲。2018年當選首批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2020年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21年當選香港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2022年當選皇家化學會會士。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青年科學院
|
開發應用在穿戴電子、皮膚電子及植入式電子的新型軟性材料及器件。
|
尖思科研有限公司(組別)
尖思科研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技術總監
陳維達博士是 Gense Technologies Ltd. 的聯合創始人兼技術總監 (CTO) ,負責監督用於預防性篩查和慢性病監測的便攜式生物醫學成像和光譜系統的研究、發展和推廣。陳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分別於生物醫學工程系取得學士學位和電機電子工程系取得博士學位。他也是史丹福大學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及紐約大學神經科學、Tech4Health 和眼科學的博士後研究員。陳博士同時獲選為國際醫學磁力共振學會初級院士,這是一項由領先全球的磁力共振學會向年輕科學家頒授的榮譽獎項。他還是香港工程師學會 (HKIE) 生物醫學部 (BMD)的研發專題小組負責人和委員會成員。他曾發表超過 20 篇期刊論文和 75 篇會議論文,亦於 Gense Technologies Ltd 擁有超過 10 項臨時專利發明。
尖思科研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
陳柏衡是 Gense Technologies 的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Gense是一家醫療技術初創公司,提供價格實惠的便攜式自助醫療成像設備,用於在家和診所進行深入的健康監測和預防性篩查。該設備針對肝、肺、腎等一些最普遍和最昂貴的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慢性病管理。
Justin領導著一支由來自斯坦福、劍橋和香港的 25 名博士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他還在臨床試驗、機器學習、生物醫學成像和數學建模方面與教授協調超過 10 個合作夥伴關係,並帶領這家初創公司贏得阿里巴巴Jumpstarter 全球競賽、香港 ICT 初創公司大獎和福布斯 100 強榜單。
Justin 正在與來自全球市場的醫療保健分銷商合作,建立當地銷售管道,包括基層醫療、醫院網絡、診所連鎖店、樂齡服務、健康保險公司和跨國集團。
Justin 在劍橋大學獲得金融和經濟學碩士學位,在華威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以及是福布斯 30 Under 30 和 Tatler GenT 的獲得者。
尖思科研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營運總監
黃博士分別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並於香港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重點為生物醫學成像技術包括電阻抗斷層掃描 (EIT)、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光遺傳學、藥理學抑制、行為調節和聽覺處理神經影像學。他在電子消費品技術評估和產品電氣安全監管協議領域擁有專業知識。 黃博士發表了 9 篇期刊論文和 20 篇會議論文,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和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 醫學與生物學工程學會 (EMBS)。他在磁力共振學會 (ISMRM) 上發表並獲得了 5 篇 ISMRM 會議論文的最高榮譽獎和 4 篇 ISMRM 會議論文的優等獎。他在Gense Technologies Ltd. 擁有多項臨時專利發明,並將其研究工作商業化為具有第三方認證的可大規模製造的產品。
|
尖思科研有限公司
|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
|
研究和開發先進的多模式和多尺度生物醫學成像,旨在應用生物工程提高生物科技技術和生活質素。
|